输出真善美 温暖观众心----母校北京电影学院70华诞之思考
来源: | 作者:id1604054a | 发布时间: 2020-10-18 | 192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0年是新中国电影教育70周年,10月17日系我的母校北京电影学院70华诞,令我思绪万千,感恩四年寒窗,难忘恩师校园。

      遇恩师乃人生之福分,慈父严母般的霍璇与崔新琴两位老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聆听他们的教诲,让我受益终生。霍老师是我从艺考报名的第一天就给我指引方向的领路人,而且一直是我的班主任,他对于学生总是微笑和蔼可亲如慈父,给我们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更好的创作感受。霍老师要求我们表演不要有痕迹,就是尽可能的贴近生活,霍老师的口头禅就是生活,他一直强调,生活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创作来源于生活,要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生活中所有的体验和积累都是创作的源泉。所以,要求我们要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要真听、真看、真感觉,在自己的人生中也要认真地活好每一天。我觉得无论是从人生的道路还是从表演的观念,霍老师都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指引,这个关键词就是“生活”,随着人生阅历逐渐丰富,更感受到这个的确很重要。

      对崔老师最深的印象是给我们上的唯一的一节课,那是一天午休后的第一堂课。同学们感觉还没有完全睡醒就踏着上课铃声进教室了,一进门,看到崔老师坐在教室表情很严肃,批评了迟到的同学,告诉我们无论是上课还是将来拍戏,作为一个演员,守时非常重要,不管有什么客观原因,一定要至少提前十分钟到达现场,来准备进入工作状态,给自己身体与情绪一个准备时间。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如果说霍老师的教育方法是鼓励为主,那崔老师就打击为辅吧,很严厉的给我们敲了一下警钟,这个关键词就是“准时”。后来想想,这可能是霍老师的智慧,觉得我们那段时间有点懒散,特意请崔老师来给我们上一课,这两位老师真的是最佳搭档,完美组合。

      我很怀念大学的校园生活,庆幸有机会遇见恩师指引,能沉浸在各种经典电影艺术作品的海洋里开阔大视野,最大的收获就是建立了对表演的审美观念,对电影的审美标准,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有了审美标准才可能有判断能力,先知道什么是好的,你才能做的更好。我认为,艺术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德育关乎道德水准,智育关乎认知水平,体育关乎身体健康,艺术关乎心灵世界,她涉及人的感性、智慧、艺术精神和人格完善等诸多方面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在母校接受的艺术教育提升了我对电影行业的认知和眼界。在工作后与同行的交流中逐渐发现,大家如果很快有默契,是因为基于审美标准在一个相对一致或比较靠近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共鸣,沟通的时间成本就会很低。工作时间越长越感到四年学院生活的可贵,因为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很重要,能够保持对电影艺术的独立思考!

     作为艺术创作者,创作本身就是一个输出消耗的过程,就像智能手机一样,可能需要启动各种功能和程序去完成我们要做的事情,但是会发现耗电量极快,所以在这个输出的过程中,需要不停的充电。我们在创作的同时观察生活和不间断的学习积累,让充电与释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才不会消耗到枯竭。

      2006年,我因主演澳门回归后首部文艺爱情片《濠情岁月》引起关注,之后主演和出演了电影20余部,塑造了多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得到了专家和前辈们的认可并获得了一些奖项。主演爱情片《康定情歌》获第12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新人奖,主演历史片《建党伟业》获第13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主演爱情片《雁鸣湖之恋》获第4届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优秀女主角奖,主演历史题材青春片《不朽的时光》获第8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等奖项。从影以来,我在电影表演创作的同时,注重学习、研究、参与电影生产制作的全过程,从剧本策划与创作,撰写影片独白,到演唱主题曲,积极进行各领域的尝试,学习影视传媒管理专业课程,成为制片人与出品人。与中影并肩制作的爱情故事片《六年六天》被有关专家高度评价,并受到中影表彰,荣获第3届中影五一劳动奖章突出贡献奖,该片获第9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制作的家庭剧情片《好小子好功夫》获第3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最佳儿童故事电影奖、第15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年度最佳儿童电影奖、第1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最佳儿童影片奖、第4届金童象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剪辑奖。

      从主演第一部电影到做制片人,多年来,我始终觉得“敬畏之心”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输出的内容是我们创作产生的,观众会看到这个内容,而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内容会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对什么样的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敬畏之心,根源于此。我曾经想做一个关于抑郁症患者的故事,在讨论剧本大纲的过程中,跟一些有抑郁症状的朋友们做过几次沟通,聊的比较深入。后来编剧告诉我,其中有个情况比较严重的朋友,因为我们相互之间直击心灵的对话和沟通,让他放弃了已经准备轻生的念头。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深思,一个讨论中尚未成形的项目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更何况是已经公映的电影作品呢。所以,我希望自己所有作品的底色都是真善美,无论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都必须传递出温暖和希望。既然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热爱这个职业,我想,有一份责任感,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就是非常重要的,输出真善美,温暖观众心。

      在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13届金凤凰奖表彰颁奖盛典时,我再次站上领奖台捧得了表演学会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
今天,很高兴能再次参与金凤凰奖的活动,心中有种回到家的亲切感觉。几十位评委,都是专业电影演员,这是全世界电影圈都很少有的特色评奖,它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我很珍惜。我想,这手中的'金凤凰',是表演学会和评委会各位老师对我的肯定与厚爱。今天还特别高兴的是,我在北京电影学院时的班主任霍旋老师也在现场,学生在这里跟您说一声:霍老师您辛苦了!我会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从这个新起点出发,更加努力。”这最简短的话语,涵盖了我对老师和母校的感恩之心。

      我的母校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一批批艺术家从这里出发,足迹踏遍全球,作品放映至世界各地,展示了中国电影和中华民族的风采,母校功勋卓著。如今70华诞风华正茂,衷心祝福母校芳华永驻,永葆青春,永远充满激情和活力,培养更多优秀的电影人,为中国电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助力。
                                                                                                                                                           启星  于北京
                                                                                                                                                            2020.10.17